作为公司党委工作部宣传专员,我既是政策宣传的“甲方”统筹者,更是服务基层的“乙方”执行者。践行“乙方思维”做“甲方”,本质是将基层党支部、业务部门视为“服务客户”,以精准服务破解宣传壁垒,这与公司“锐意进取、奋勇争先”的宗旨高度契合。
一、身份转型:跳出“统筹管理”,立足“主动服务”
传统“甲方思维”容易陷入“我要宣传什么”的惯性,而乙方思维强调“对方需要什么”。宣传专员应立足三大转变。
一是公众号运营从“单向推送”变“需求定制”,针对煤化工、环保等业务板块,增设“技术攻坚故事汇”等栏目,用一线语言解读创新成果;二是稿件审核从“关卡审核”变“前置指导”,提前为支部提供意识形态合规要点清单,降低返工成本;三是意识形态管理从“被动防控”变“主动赋能”,结合“六项提升”要求,制作可视化宣传手册。
二、行动落地,从“坐等素材”到“主动挖掘”
要打破“等素材上门、靠支部报送”的被动模式,主动对接各方需求、全程跟进,把宣传工作的“服务触角”主动延伸到基层一线。一是建立“支部需求台账”,按项目攻坚、人才培养等维度分类,每月对接重点部门挖掘鲜活案例,如党员技术骨干的专利转化故事;二是推行“容缺指导”机制,对非关键性表述问题,先给出修改建议再完善,避免“一刀切”;三是优化传播形式,针对稿件特点,将长篇通讯拆分为“图文简讯+短视频”组合,提升信息触达率。
三、效能升级,以“客户满意度”为标尺
乙方思维的核心是结果导向。宣传工作成效应体现在三个“可见”。
一是服务响应可见,建立素材咨询通道,确保部门急稿需求及时响应;二是融合成效可见,紧扣“党建经营共建”要求,把宣传落点放在技术突破、项目推进、产品宣传等实绩上;三是反馈闭环可见,每季度收集通讯稿进行评分,针对“内容不接地气”等问题迭代工作方法。
践行乙方思维不是姿态“降维”,而是效能“升维”。唯有把需求当“订单”,把传播实效当“业绩”,才能让宣传工作真正成为凝聚发展合力的“红色纽带”。